今天是:2020年9月27日 上午1:08:04 星期日

行业资讯

Industry information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YZ型与YQ型橡套电缆载流量差异深度解析:工艺设计决定电流承载边界
发布时间:2025.10.09 新闻来源:广东珠江冠缆电缆实业有限公司_电线电缆领军企业 浏览次数:

 

 
YZ型(中型)与YQ型(轻型)橡套软电缆虽同属移动式供电线缆,但在载流量性能上存在显著差异。这一差距并非源于单一参数,而是由导体结构、绝缘材料、护套设计三大工艺维度的系统性差异共同决定,本质上是**“应用场景导向”的工程权衡结果**——YZ型面向工业级移动设备,追求载流能力与耐用性;YQ型面向家用轻载场景,侧重轻便与柔软性。
以下从导体、绝缘、护套三个核心工艺层面,深入剖析二者载流量差异的内在机理。

 

一、导体绞合工艺:电流承载能力的“物理基石”

导体是电缆的“血管”,其结构直接决定最大允许载流量和电流分布均匀性。YZ与YQ在导体设计上的取向截然不同。
项目
YZ型(中型)
YQ型(轻型)
铜丝规格
较粗股丝,如2.5mm²采用7×0.43mm或更多股绞合
极细股丝,如0.75mm²采用24×0.20mm密绞
截面积范围
0.75 ~ 16mm²,覆盖中功率需求
多为0.5 ~ 2.5mm²,聚焦小功率
绞合方式
多股束绞+正规绞合,结构紧密,减少空隙
高密度密绞,提升柔软度但接触电阻高
集肤效应控制
股丝较粗,有效降低集肤效应,电流分布更均匀
细丝密绞加剧表面电流集中,易局部过热
典型载流量(2.5mm²)
18~22A(空气敷设,常温)
——(YQ通常无2.5mm²以上大规格)
0.75mm²载流量
——
6~8A
● 
YZ型通过增大截面积+优化绞合结构,显著提升导体整体导电能力,适用于1.5~5.5kW设备;
● 
YQ型因细丝密绞导致股间接触电阻升高,长期通电易发热,被迫限制载流量以保障安全。

 

二、绝缘材料工艺:耐热等级决定“温升天花板”

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焦耳热,若热量无法及时散出,将导致绝缘层温度升高。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,直接决定了电缆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,进而影响载流量上限。
项目
YZ型
YQ型
绝缘材料
丁腈橡胶(NBR)、氯丁橡胶(CR)等耐热型橡胶
普通丁苯橡胶(SBR)或PVC-橡胶共混
耐热等级
长期工作温度可达 70℃~90℃
通常为 60℃,高温易软化老化
绝缘厚度
0.8~1.0mm(如2.5mm²),兼顾绝缘强度与散热
0.5~0.6mm(如0.75mm²),薄以减重
热稳定性
添加氧化锌、陶土等耐热填料,提升热老化性能
少量或无耐热增强,高温下易脆化
散热影响
厚度适中,不阻碍热量传导,利于温升控制
过薄导致“热冗余”低,稍过流即逼近温限
● 
电缆载流量的“瓶颈”往往是温升而非电阻本身;
● 
YZ型凭借高耐热等级+合理厚度,可在更高温度下安全运行,从而提升载流量上限;
● 
YQ型因绝缘耐温低,必须大幅降额使用,即使导体能承受更大电流,也因绝缘限制而无法释放性能。

 

三、护套工艺:散热路径的“隐形调节器”

护套虽不导电,却是热量从内向外传导的最后一道屏障。其材料导热性、厚度与结构,直接影响电缆整体的散热效率,进而间接制约载流量。
项目
YZ型
YQ型
护套材料
氯丁橡胶、天然橡胶共混,耐油耐候
低密度PVC或软质橡胶,追求轻软
密度
1.2~1.3 g/cm³,结构致密
1.0~1.1 g/cm³,疏松轻质
厚度
1.5~2.0mm(随截面调整),提供充分保护
1.0~1.2mm,极薄以减轻重量
导热系数
中等偏高,利于热量缓慢传导至环境
较低,形成“热阻层”,阻碍散热
增塑剂含量
少量,高温下不易挥发,老化慢
较多,提升柔软度但高温易析出,导致护套硬化开裂
散热影响
散热路径稳定,适合半封闭、密集布线环境
散热差,热量易积聚,需降额使用
● 
在实际使用中,护套老化=散热能力下降=温升加剧=载流量进一步降低;
● 
YZ型护套在长期通电下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,维持稳定散热路径;
● 
YQ型在高温或长期负载下,护套易老化变硬,形成“热堆积”风险,进一步压缩可用载流量。

 

本文共分 1

广东珠江冠缆实业有限公司 珠江冠缆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小龙村仇岗工业区3号
咨询电话:1366-244-9970

免责声明:网站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